黑河市教育幼儿园

我与幼儿园的故事

  

 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班级:小三班

      姓名:马琳琳

 

 

 

 

    我与幼儿园的故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我们都是好伙伴

    从2008年起,我就光荣的加入了教育幼儿园。在这里我与大家共同成长,点点滴滴中包涵着每个人的努力、奋斗。孩子们与我们共同成长,这里有他们成长的足迹、有他们的欢笑、有他们的勇敢、有他们的每一次成功与失败。

教师是幼儿的支持者、合作者、引导者。每天观察幼儿的一日生活成了我们首要的工作。小班下学期的幼儿已经开始萌发合作的意识。他们开始尝试一起擦桌子,一起挂毛巾,一起堆沙子。

    现代社会讲求的不仅是个人的才能,更讲求集体的智慧,讲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。因此,“合作”对于幼儿个体全面和谐的发展十分重要。在未来社会中,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,才能获得生存的空间,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。因此,从小培养幼儿友好的合作行为是十分重要的。

特别是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,没有或很少有与他们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与他们一起游戏、交往,使他们缺乏与同龄伙伴友好合作的经验。有些孩子在家娇生惯养,惟我独尊,一切以自我为中心,这就使幼儿对集体产生抵制、排斥情绪,不愿与伙伴一起游戏,相互合作。部分在家养成的那种自私、专横、不谦让等不良情感,使他们想与同伴交往,却又不容易与同伴建立友好合作关系。因此,让幼儿在社会交往中体验被拒绝、被评价,被接纳的感受,学会通过协商解决冲突和参与合作,是培养友好合作的基础。

一天,晨间游戏的时候有4名幼儿选择了区域游戏,他们一起去了娃娃家。玩起了公主的游戏,彤彤当公主,其他的幼儿选择了当侍卫或是随从。他们玩的有声有色,大家乐的哈哈地。马上快吃早饭的时候我请小朋友们出来洗手喝水。大家都急着穿鞋出来。可是却没有人理睬那乱作一团的娃娃家,娃娃遍地都是,手偶和积木摆的一地都是。看过这种场景我皱了皱眉,说:“请娃娃家里刚才活动的小朋友们回来.

彤彤、娃娃、杨浩和小北都回来啦,他们一脸茫然地问:“老师,怎么啦。”我很生气地说:“请你们看看娃娃家里什么样子啦?跟你们刚进来的有什么不一样?娃娃和玩具都在地上吗?”彤彤第一个反应过来赶忙把鞋子脱啦,然后把娃娃捡起来放进了柜子里。小朋友们齐声说:“我们没有收拾玩具。”我露出了笑容,耐心地解释说:“小朋友每次玩完玩具后都要把它们送回原处整理摆放好!”孩子们都点了点头。我满意的转身走了,可是过了好一会他们4个还在那里低声嘀咕。只有彤彤一个人在收拾,而其他三个只是站在那里观看,我走了过去问为什么只让彤彤一个人去收拾,而大家怎么不去帮忙。杨浩说:“因为大彤彤玩的时候是公主所以她自己收拾吧”我明白了原来在其他孩子眼中彤彤是主角所以她理应自己收拾。

我询问他们:“刚才游戏你们是不是都参与啦?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扮演的角色呀?”大家争先恐后地说。“是的、是的、我是巴拉巴拉小魔仙,我是警卫保护公主的,我是厨师给公主做饭的。”“噢,原来你们都参与啦,为什么就让彤彤一个人去收拾,我觉得你们虽然不是公主可是每个人的角色都很重要。你们看彤彤一个人收拾了半天也没有收拾完,因为你们大家一起摆的到处都是东西,而以她一个人的力量做起来会很慢,如果有人愿意帮她的话会不会能快点呢?”我带着疑问的口气去问大家。她们互相看了看,漏出了一丝不好意思,于是把鞋子都脱掉啦,进去一起帮彤彤收拾起来。

 不一会就收拾完啦,她们出来做到椅子上休息,我问大家:“孩子们,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出来啦?”大家兴奋地说:“因为我们收拾的快、因为我们人多。”我笑着说:“你们说的都对,因为你们人多所以收拾起来特别快,这就是合作的力量,以后如果什么事情你自己解决不好,可以请你的小朋友一起来帮忙!人多力量大,老师也可以来帮忙噢!我相信一定会解决的很好滴!”

  孩子们很高拉着小手蹦蹦哒哒地去洗手准备吃饭啦。我很高兴能够很圆满地解决这件事情,通过这件事经也让孩子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会同他人团结、协作。培养他们的集体奉献精神。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会经常地遇到这类的问题,通过多次的观察经验我总结了一下几点培养合作意识的方法:

一、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与友好合作行为的途径

在与同伴的交往中,幼儿学到很多社会技能,他学会了游戏与共同合作,学会了给予和接受,这还有助于矫正幼儿任性自私的行为,也许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会受到委屈,但这些也许是他所必须学习的。

孩子在挑选伙伴时,有自己独特的理解。有些幼儿喜欢同龄人,有些幼儿喜欢比自己大的。而父母怕孩子会被欺负,会学坏,常常自作主张,为孩子挑选“好孩子”作伙伴,其实不论是“好孩子”还是“坏孩子”,都有优点和缺点,都会让孩子积累交往的经验。即使孩子间发生争执,这也是极为正常的。在争执中,孩子们学会了用语言来申辩,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可以逐步的正确认识自己,认识自己与别人的关怀,学会相互间的理解、合作,建立正 

常的伙伴关系。大人则应引导孩子学习朋友的优点,克服缺点,千万不能让孩子“因噎废食”。让孩子生活在伙伴中,他们会更快成熟起来。

那么,我们到底该怎样培养幼儿的合作?

(一)为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

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,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。教师之间,教师与保育员之间是否分工合作、互相配合,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。如,一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时,另一位老师主动帮着摆放、分发材料;保育员搞卫生时,教师帮助抬桌子,

这在无形中都为幼儿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榜样。相反,教师间的某些不合作行为也会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。因此,教师要注意自身行为,为幼儿树立正面的榜样。另外,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,教师对有合作行为的幼儿的积极评价和鼓励,会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动机;同时,在合作游戏时,幼儿经常通过观察,模仿学习其他幼儿的合作行为。因此,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合作意识、合作能力强的幼儿与合作意识、合作能力弱的幼儿一起游戏,也不失为一种树立榜样的好方法。

(二)在集体教育活动中,最大限度的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

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,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。如:在语言活动中相互讨论,表演故事;科学活动中的小组观察,合作实验;数学活动中的材料的交换使用;音乐活动中的对唱、合唱、齐唱、结伴跳舞、集体舞等;美术活动中的合作作画;社会活动中的情境表演,道德实践等,让幼儿感受合作成功后的无穷乐趣。

(三)让幼儿体会到合作的积极效果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幼儿之间的合作常常会带来积极愉快的结果:活动成功,事情做成,增进友谊。这对幼儿巩固、强化合作行为进而产生更多的合作行为是极为重要的。但幼儿自己常常不能明显感觉到,因此,教师看到幼儿能与同伴一同友好配合地玩耍,或协商,或询问,或建议,或共享,或给以帮助,或求助时,应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成果,体验合作的愉快,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,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、自觉化。尤其是比较这次合作的成功与上次不合作或不能很好合作的不成功,更能使幼儿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必要。

(四)通过自带玩具学习互相交往

为了让幼儿感受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,可以让幼儿自带心爱的玩具上幼儿园,并在集体面前把玩具的性能和玩法介绍给同伴。在活动中,让幼儿讨论“怎样和同伴合作玩”、“别人想玩你的玩具怎么办”、“你拿到同伴的玩具时应该说什么”、“你想玩别人的玩具时该怎么说”等话题,让幼儿说自己的想法,从而明白与人相处的方法,并及时鼓励幼儿积极的交往行为。活动结束后,让幼儿讲讲“你最喜欢谁的玩具”、“你和小伙伴是怎样玩的”、“你把自己的玩具让给谁玩了”等,让幼儿交流各种方法,体验交往的乐趣。

(五)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

幼儿可能不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的表现出合作行为,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。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,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合作。比如,搭积木或玩超市游戏前,应大家一起商量,分工合作;遇到矛盾时,要协商解决问题;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,可互相谦让、轮流或共同使用;当同伴遇到困难时,要主动用动作、语言去帮助他;当自己遇到困难,一人无法解决时,可以主动找小朋友协助,等等。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,帮助幼儿逐渐习得合作的方法,策略,在合作中学会合作。

)及时对幼儿鼓励、引导

当幼儿做出合作行为,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合作学习或游戏时,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、鼓励,如,“你能商量着、合作着搭,真好!”“你们俩配合得真好!”教师赞许的目光、肯定的语言、微笑的面容,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、对孩子亲切地点头、翘起大拇指等,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,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,愿意更多地、自觉地做出合作行为。而对不太会合作或缺乏合作意识的幼儿,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与指导,针对不同情况,给予不同的建议,如:“你要跟他商量着玩呢。”“你们都想当船长,没人当水手,玩不成了,怎么办?”“一本书,如果是三个人一起看,会怎么样?”“你跟他说,咱俩一起搭,试试。”“你可以去帮他一起搭。”在教师积极的鼓励和适宜的引导下,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会逐步而有效地得到培养。

在看看、玩玩的过程中,教师适当培养孩子进行合作。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。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,首先要求他们应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想想,使他们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,形成换位意识,从而克服以我为中心,养成与人合作,共同协作的良好生活习惯。